翰墨华章·中国百家金陵画展(中国画)
《阿科礼绣娘》创作感言
作者:王宓

《阿科礼绣娘》取材于黔东南苗族、侗族人民的生活日常。少数民族妇女的服饰从来就是绚烂多彩,异彩纷呈。少数民族刺绣,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用来装点服饰、美化生活的手艺,而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苗族、侗族刺绣已有逾千年的历史。如何反映百姓多彩的生活、记录生活的瞬间,这是历史赋予绘者的一种使命。

回望美术史,宋代的《货郎图》《纺车图》等传世佳作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宋代的生活风貌,其人物造型细致、传神,于优美的形式之中寄寓了画家对生活执着的爱。

《阿科礼绣娘》在内容上选取了苗族、侗族老人聚在一起,用千年传承的精湛刺绣手艺,描绘着新时代、新生活的生动场景。

整幅构图以反C字型布局,让画面更饱满。在构图上以人物为主,造型上力求人物动势各异,不雷同、不重复。人物形象要可亲、可信,力争形神兼备,以神感人。周边搭配工具、绣片、衣物等进一步说明主题,让内容更加直观、简洁、概括。

在笔墨技法方面,重视整幅画面的墨、白、灰布局。根据画面需求,大胆留白,形成繁与简、密与疏、多与少的多重矛盾与统一,使画面具备更多的可读性与观赏性。

在墨线勾勒中融皴法入笔,使线条显现一种拙气与松动,呈现出似与不似之美。尤其在面部与手部等细节的刻画上,追求造型要紧、用笔要松的原则。

作品大胆落笔,细心收拾。整幅创作遵循开始时客观入手,后期主观完成,在创作过程中逐步完善美学理念。它源于生活、高于生活,呈现一种经典状态,完成一种精神升华。

《阿科礼绣娘》这幅作品完美地阐述了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’。只有深入生活,汲取营养,才能将感动你的生活细节记录、转换、创作,把你的感动赋予创作激情,在作品中完美再现,将情感的再生发通过作品得以再现。

“笔墨当随时代”,用绘画记录时代,记录这个时代的社会百态,记录百姓的日常及其乐观、开朗、向上的精神风貌,这才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。

小贴士:作品所蕴藏的魅力,还是请您到展览现场感受。